2007年12月28日

2007年12月27日

2007年12月26日

2007年12月25日

2007年12月24日

2007年12月23日

2007年12月22日

拜託,不要逼我做選擇!

你常常下不了決定嗎?或者在別人眼中你做事總是虎頭蛇尾,心中多想反駁大家對你的指責,但自己卻對自個兒的三分鐘熱度沒有辦法,一直無法好好做完一件事情;這本書簡直就像是一個人生階段的指引,我感到幸運現在遇見了這本書,給了我很多方向與啟發。
特別的是,裡頭寫了很多方法,與我為了解決個人問題去釐清而得到的方法不謀而合,而時間剛好就在遇見這本書前不到一個月,很妙!哪些方法不謀而合呢?下一篇寫給你知。這篇先寫這本書大概在講什麼,如果你和我一樣感到有趣,甚至有那種他鄉遇故知的那種雀躍,大家來分享吧。

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

口做選擇不等於失去。你不是「只能」要一種事物,選項,只要你學會如何「聚焦」。
口每一次選四種口味(熱情/興趣),同時嘗試。「四」是個有趣的數字,你覺得四種似乎夠豐富,但又不至於超過負荷。將來你可以換口味,隨你高與要全部都換新或者只換一種。
口也許你總想找到一種 「完美組合」,但你一直找不到(很可能並不存在所謂完美的組合),不過你已經學會了做選擇,學會了刪去,最重要的是:你做出了決定,而且測試了你的熱情。

  Marrgaret Lobenstine在書中下了個定義創造了個新名詞,叫「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興人(The Renaissance Soul)。」書裡是這麼描述的:「約當十四世紀早期到十六世紀晚期的歐洲,興起了一股強調人類個別主體性及自我表達的觀念。在這之前的中世紀,主流哲學認為,個人存在的最高目的,是為自己永恆的靈魂祈禱,確保死後有生命,並接受塵世的宿命;但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王再這樣認為。文藝後興時期對於個人潛力迷戀,激發出一股志在探究與實驗的精神。這時期的閃耀人物勇闖未知之境;嘗試新型態的政府組織方式;針對植物、動物和自然元素進行科學研究、發明火槍與印刷術等新科技;藝術上的成就達到令人目眩神迷的高度。
  文藝復興時代要求世人成為一種能貼近時代勇敢氣息的新人類。這個新理想緣於義大利建築師暨藝術理論家亞伯提(Leon Battista Alberti, 1404-72)的著作,他大膽宣稱「只要有心,人皆全能」。亞伯提稱這類多才多藝的人為Uoma Universale,意即「全人」,但這個詞彙在史經中被稱為「文藝復興人」。說文藝復興人「多才多藝,面面俱到」是低佔了他們。文藝復與人需要發展出自己對於自然科學與哲學的理解(這項要求對大部竹的現代人來說是一大難事),同時又要在體能、藝術追求和儒雅的交談之道等方面有所成就。
  有些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興人(不論男女),確實體現了亞伯提所主張的「全能」。大部分人會先想到達文西(Leonard Odavinlci, 1452-1519)。不錯,達文西創作出了舉世知名的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和輝煌壁畫(最後晚餐),他也研讀地理、水力學、舌樂、雕塑和植物學。他還建造運河,並設計腳踏車、樂器、尖端武器與戰鬥器械。此外,他對人體解剖學的理解程度讓人驚訝。
  另一個絕佳例子是伊莎貝拉.德斯特女侯爵(Isabellada d'Este, 1474-1539)。這個文藝復興人,在文夫死後繼位為義大利孟杜瓦領主,展現傑出的政治天分。她還成立了一所言年女子學院,擁有令人佩服的藝術收藏,能彈奏魯特琴,會說希臘語和拉丁語。她寫過將近兩千封討論政治與戰爭的信件。從內容來看簡直可以稱呼她為歷史學家了,而這足她那時代的女性只能想望卻無從擁有的頭銜。
  還有英國政治家托瑪斯。摩爾爵士(Sir Thomas More, 1478-1535)。他在宗教的召喚與政治生涯之間掙扎,而他做了現今我們這種人很自然也會做的事:他先做其中一項。再做另一項。他先在修道院隱遁了幾年,然後現身。成為傑出的公僕。他擔任倫敦的代理執行官,照顧窮人,協助解決羊毛交易爭端,並在一五一七年發生於倫敦、因抗議外國人而起的暴動事件中擔任斡旋要角,平息怒火。另外,他出版了幾本重要的翻譯作品以反他的傳世名著《烏托邦》(Utopia)。最後,摩爾由於反對亨利八世擔任英格蘭教會領袖而遭到砍頭處死。他去世四百年後,又扮演了一個新角色。在一,九三五年由當時教宗庇護十一世(Pope Pius XI)冊封為聖徒。
  不是出生於文藝復興時代的人,也能成為一個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與人。我最喜愛的箇中典範,事實上是來自美國殖民地時代的班哲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他是書家、發明家、作家、外交家,他並且融台了文藝復興人的無窮好奇心與腳踏實地、相信有志竟成的美國精神。」

此段文章截取於「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P.14~P.16。

2007年12月21日

2007年12月20日

2007年12月19日

2007年12月18日

2007年12月17日

2007年12月16日

2007年12月15日

2007年12月14日

オジサン柄(Ojisan),您好!

現在在賣2008的日誌、月曆及聖誕新年賀卡等等,每天就是跟這些商品為伍。雖然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是很開心,但有個壞處就是看到每樣東西都心動的要死,不過真要全都入口袋收藏的話,可能破產還不夠,哈哈!這次介紹口袋裡的收藏品之一(真敗家)-Ojisan也。這位Ojisan可是紅遍大街小巷,太多客人詢問,真要好好來給他研究一下,不研究還好,研究起來真讓我心癢難耐,就給它敗下去啦!

先看下封面,有大小本。


來看Ojisan的真面目。


再來是內頁啦!他在做什麼?什麼~看不清楚,沒關係。


咱們放大來看~他在蓋雪屋吔!就是這個小故事讓人愛不釋手啦!


大本的也是每個空白頁都把故事給畫上了,Ojisan在放風箏。


上頭鏟雪的連頁版。也另外用顏色將每月區隔開來,很容易查找。


故事還不單單只是故事,每一月故事的跟季節有關係,是很棒的小巧思。突破筆記本的小格局,果然很愛啊!



產品名稱:ポケットダイアリー【B6】オジサン柄
出版公司:http://www.midori-japan.co.jp/

心動嗎?請洽全省誠品書店。

2007年12月13日

2007年12月12日

2007年12月11日

2007年12月10日

讀者有話要說

這篇是寫「晴天霹靂《IDN中文版停刊》」的後記。
如果以那篇「編者的話」字面上的意思解讀的話,我這讀者也有話要說。
我記得高中時代IDN就出了,而那些年其實我並沒有真正好好讀IDN(也是因為沒有消費能力),只隱約記得,跟電腦繪圖有很大的關係。我真正開始每一期都會都購買的時間,正是編者認為跟香港溝通不良的2002年開始(其實2001年之前是斷斷續續的看),很諷刺吧!當然長松文化與IDN的心酸血淚不是我們外人可以了解的,只是單純閱讀後我的感受其實就是如此。2002年8月,XFUNS出刊,當然二話不說每一期都購入,但不知道何時開始,食不知味,漸漸地,XFUNS被我從購書單裡除名,至今,在書架上的XFUNS就只有那25本(2006/August)不曾增添。

我不知道IDN中文版停刊後我會不會讓XFUNS回鍋,但目前顯然我會先努力去找英文版的管道。當然長松文化很多成果是不能抹煞的,例如中文翻譯翻得很好(雖然偶有錯字),或是將IDN帶進台灣,而後為了對台灣環境所做的努力,創辦了XFUNS,整體來說其實是很棒的,但好還要更好,是嗎?

至於我為什麼喜歡IDN呢?原因不乏主題明確、有設計感及內容豐富等。有主題才有內容,一直都是IDN整體企畫做下來很人賞識的地方;再來是視覺編排,根據主題下去延伸設計,很值得欣賞(也許有人會說,IDN這樣編排不好閱讀啊?XFUNS就好讀多了?也許吧。),因為除了單純閱讀文章,書籍本身就是一件作品。總之,喜歡、不喜歡本身就很主觀了,一件作品能夠出其右,必定有其過人之處,試著去欣賞,視野會更開闊。

2007年12月9日

2007年12月8日

不打草稿《第十二畫》

晴天霹靂《IDN中文版停刊》

以下是台灣最後看得到的版本了!(欲哭無淚啊>_<)
轉載雜誌內編輯的話,讓大家看看停刊原因。

以下為正文:
對一個出版人而言,最遺憾的事莫過於全心投入創立一個刊物,到最後卻因為一些難以啟齒的問題,忍痛結束參與已久的事物,並淡然地退出原本堅守的崗位。

1995年末,受到香港《IDN》雜誌出版總監、發行人的多次電話,甚至親自搭機來台當面央託,希望我們能幫忙解決《IDN》雜誌英文版轉換中文版的棘手問題,更希望我們能順理成章的接下出版國際中文版的重任。

在資深工程師幫忙下,我們成功的將英文版的圖文轉換成中文版,解決了轉換的問題。雖然說,我已經有多年傳統的出版經驗,也對數位出版、印刷都有豐富的實務經驗,但對於出版雜誌,當時並沒有太大的意願。後來,經過香港《IDN》方面的一再央託,我們也思考為台灣的設計界引進一本設計資訊雜誌,終於答應合作。

原本談好中文版是由本公司負責主導,未料在未正式告知的情況下,香港方面陸續自行安排運作。這樣一來,難免發生不協調的事情,有時內容也出現台、港不同的中文,台灣讀者就會反應給我們:「是不是台灣中文換版的編輯換人了?」這是我們無言以對的問題之一。

合作必須基於誠信和良好的溝通,多年前香港編輯部換了一批人,雙方溝通就比較冷淡。及至2002年,香港《IDN》突然告知有停辦的念頭,我們也為了延續服務理念,毅然創辦了《XFUNS》雜誌;其後,香港卻又改變決策,告知要繼續出版《IDN》雜誌,我們也沒計較,繼續合作下去。可惜的是接著,香港方面的編輯人事也大幅異動,雙方的溝通管道相對減少。

今年初,本人住院開刀,香港《IDN》也在此時重新開出雙方的合作條件,經過評估之後,本人認為該遵照醫生叮嚀,先好好休養身體,不便再去做太多額外的事。因此,決定終止《IDN》中文版之合作,謹在這兒簡單的向多年來愛護我們的讀者,致上最大的謝意,也祝福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以上轉載於IDN66期『編者的話』,李長松先生。)


至於以後得到哪兒買呢?(難道只能看英文版了??)暫時留到明年再煩惱,先看看這期內容啦!

IdN 國際設計家連網雜誌NO.66(11/12月號)《印染力》
IdN v14n5: Art Directors Issue《Printing Proofs》

作者:IdN國際設計家連網
出版社:長松文化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11-25
頁數:131
ISBN:16831578
尺寸:23.5cm X 29.7cm
裝訂方式:平裝彩色印刷

The Art Directors Issue 藝術總監特刊
【封面故事】The Power of Print:印染力
物以相傳,墨留印記 九位設計師不為數碼所動,堅選印物作創意平台。對於那些預言網路世界的普及將導致印刷出版業一厥不振的人,我們要表明的是紙、筆和油墨依然有著許多的擁護者。這次我們將與九位設計師(團隊)共同探討,看看傳統作業方式吸引他們的地方何在:

EricandMarie
Fageta
Hi
Lieuxcommuns
Non-Format
RGBStudios
Rumberto Design
Sylvia Tournerie
Visionaire


【Two Heads Better】比英雄所見更略同
由二兄弟所組成的西班牙複合工作室 Brosmind,在目前的國際設計版圖中佔有了一席之地。且讓我們看看他們充滿創意的作品,例如,插畫繪圖、空間設計,同時也體驗他們朝著巴塞隆納的 Las Ramblas 區,所輕輕吹拂出的藝術氣息。

【Spotting The Difference】尋找多重身分認同
將販售實際產品本身的行銷手法,轉移至宣傳品牌和企業的形象,是否會讓電視廣告的景觀就此改變?二個頂尖的創意工作室 English & Pockett 和 Exopolis 和我們分享他們對這個現象的看法,同時也討論其他創意相關的熱門話題。

【A “Universe” Challenge】來自宇宙的挑戰
且將我們所舉辦的第二項「15」主題競賽劃下句點,我們很高興在此宣佈我們的第三項競賽 — 這個創作將建立在你對於「宇宙」(universal)這個字的認知。我們會與設計師 T 恤店 Graniph 合作,而獲選的作品將會被印在日本這家知名公司的 T 恤上,並銷售全世界。另外,萬中選一的最佳「金牌獎」得主還能贏得美金 3 千元的獎金!請把握「現在」,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個好機會。

【The Evergreen Ogre】一部關於愛與珍惜的動畫電影:《史瑞克三世》
童話不死!讓童話故事繼續展開,《史瑞克三世》的副導演 Ramon Hui 與參與製作的創意團隊和我們一起分享,讓這部電影維持新鮮度和創新的祕訣。

【+ Other Columns】
漫遊捷克藝術國度,觀賞 DEANNE CHEUK 的私人插畫簿 …… 等精彩內容。


【And Your All Time Favourite Free DVD】
與你獨家遊走 Expolis 工作室,觀賞西班牙複合工作室 Brosmind 自家短片「Hitchcock Devoured by the Birds」,創意工作室 Vitamin 為 Zune Art 而製的全新短片「Float」,Benjamin Arthur 感人至醒以環保為題的短片,Stardust 為樂隊 Slogan 燃製的最新 MTV …… 等精彩內容。

以上資料來源為長松文化網站。


以上影片來源為IDN網站。

不打草稿《表情III》

2007年12月7日

2007年12月6日

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筆觸還是有給它亂啊!!


不過開始有些煩惱了,以後這個系列怎麼為標題命名呢?真慘~~

2007年12月5日

超現實就是現實《Bill Plympton》

曾於第二屆國際動畫影展來台訪問的Bill Plympton,五月在紐約受邀展覽與演講,也是第五部長片動畫《Hair High》的發表,同時更受到許多記者與導演的讚譽。

延續上一篇的「想像無限大」,接下來介紹Bill Plympton,身為美國當代獨立製片導演的Bill Plympton,早期是個漫畫家,活躍於報紙、雜誌書籍等,曾經拒絕成為迪士尼旗下一員是常為人樂道(對他實力的肯定),過去兩部短片「Your Face」及「Guide Dog」更入圍奧斯卡最佳短片動畫,也因為入圍奧斯卡讓他更受矚目。風格強烈的他也曾與MTV台合作不少短片,很符合MTV台那叛逆又主流的特質。超現實一直是他的顯著特徵,暗喻與諷刺更是表達故事的重要手法之一,不少是反應當下社會現實狀態。或許早期他繪製政治漫畫所帶給他的影響是與現在的動畫風格息息相關的,如果有興趣,也許驢子是個挖寶的好地方。

這是當年我到新光影城看動畫影展兼當影迷給導演簽的名,DVD還是導演跨洋帶過來的,台灣買不到(除非是平行輸入吧),是一個很有親和力的導演喲。


延伸閱讀:
介紹動畫怪才比爾並林頓Bill Plympton

2007年12月4日

不打草稿《角色設定之路》

為了邁向角色設定之路,告訴自己每天都要畫一張表情(千萬不要偷懶啊,哈哈!),以後會把這類歸在不打草稿系列,在這裡獻醜啦!



因為這張是第一張,還是有打草稿啦,以後就直接下筆啦!

2007年12月3日

想像無限大《Britt Spencer》

Britt Spencer,自個兒定位為商業插畫家,對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為美國知名雜誌繪製封面。而他‧‧‧‧‧‧先暫停一下,其實在這之前我累積了好幾篇關於許多插畫家的未完成篇章(順便吊吊大伙兒的胃口,哈哈!),為什麼跳過那些先寫Britt Spencer呢?原因是,他讓我聯想到Bill plympton不過其實感覺本來就每個人都不一樣,也許你不認識Britt Spencer,但Bill plympton你就多多少少聽過(以同行來說啦!),Bill plympton的作品帶有超現實,也帶有暗喻性的諷刺以表達內心對社會的感觸,大約是這兩個特徵最為明顯,也是這兩個特徵讓我覺得他們的作品是屬於同類型、同調性。光用說的可能感受不夠深刻,今天就先欣賞Britt Spencer的作品,下一篇再補上Bill plympton的作品,屆時大家就來比比看啦!敬請期待。





圖片來源:http://www.brittspencer.com/

2007年12月2日

一廂情願

事情是這樣的,今天有一位顧客,問說,妳們的商品有沒有折扣,我說:「請問妳有百貨卡或會員卡嗎(百貨卡可以打九五折,會員九折)?」小姐說沒有,但她轉頭就問正在結帳的客人請問百貨卡可以借她嗎?(我也完全沒想到她會去跟別人借卡)那位正在結帳的小姐說:『可是我的卡是信用卡哦!』而我居然還傻到說:「沒關係,我們只要出示就可以了。」那位客人也就點頭。就這樣我就去結帳了。但事後我的主管告訴我,當那位客人說『我的卡是信用卡』時就代表其實她並不想借出,那位客人沒有當下拒絕的原因只是因為不想讓我太難看,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我沒有義務要去幫客人找折扣,因為其實所有的卡都是限本人使用的,同時也告訴我要看客人的臉色(我承認我完全忽略了)。
這件事讓我認知到自己太一廂情願的思考,自以為是地認為客人對借卡這件事覺得無所謂,以為人家會願意,完全忽略了客人的表情及傳達出的情緒,顧此失彼,真的很糟,最嚴重的是這件事反應到了我本身的處理事情的模式,用自以為的設身處地,其實還是用自己的想法思考別人的立場,仔細思考真的覺得事情大條了,我對自己說:「妳啊,要爭氣啊!」在這裡要對那位可以算是被我態度影響而借卡給別人的那位小姐,如果這件事讓妳不痛快我在這裡說聲抱歉,以後我會注意的。

2007年12月1日

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松浦彌太郎》

這本書,其實跟蜷川実花「尋找幸運星」是同一系列的書,這個系列編輯的方向是寫關於「想要不上班但找到自己真正想投入的工作」的二三事,讀起來其實像在看自個兒的人生,酸甜苦辣都和在裡頭了。怎麼說呢?因為裡頭太多關於「工作這檔事的成長歷程」了,不要懷疑,不是只有人會成長,人之所以成長就是所有經歷的事的加減乘除,工作只是其中一環,剛好這書系是以「工作」為出發點做向外延伸。


什麼是能夠兼容最糟也最棒的呢?松浦說:「所有的事情並非只有一個面向,在看不到的地方,還有另一個意義的存在。就像有光就會有影子一樣,不管是什麼事,在『最棒』的一面之外,也有『最糟』的一面,從兩方取得良好的平衡,才是最正確的。」
下方擷錄我印象深刻有共嗚的幾段文章,願我們都能從中得到更多。

  「我也會因為跟人相遇而得到一些力量,期待能夠創造出一種非單向,而是許多一對一雙向交流的關係。」

  「我非常討厭人與人之間的角力,如果遇到非戰不可的狀況,我一定會退讓。因為我覺得,即使戰勝了,可以得到的東西也是很少的。爭逐只會傷彼此,我相信是毫無意義的。我不想為了主張自己的想法而去反抗社會。如果有人比我更想做某個工作,我想由他來做一定比較好。我不喜歡以量區分高下,如果這樣,我寧願讓一百步。反正不過就是百步,如果是百步,我隨時都可以讓,就算領先我一百步,我還是看得到對方,所以沒有太大的差別。」


  「不管做什麼工作,都需要有獨創性,然而要從事有創性的工作,我想首先應該要過著規律而正確的生活。我親眼看到越是創作出好作品的人,愈是過著規律的生活,也許這也促使了我更想要這麼做。首先,我從天早起、整理出今天該做的事、預定在幾點前結束工作等,像這樣的自我管理開始。」獻給所有我的朋友,共勉之~

因為日文版很棒,所以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日本版封面
原文:最低で最高の本屋
作者:松浦弥太郎

延伸閱讀:
【新書搶先看】松浦彌太郎《最糟也最棒的書店》part 1
【新書搶先看】松浦彌太郎《最糟也最棒的書店》part 2